探秘!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成就科技设计梦的殿堂

专家讲座全面讲解美国本科申请的要素与技巧

  • 南京 南京立思辰留学
  • 2021-12-25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澳新留学的差异及如何选择

  • 南京 南京立思辰留学
  • 2021-12-19 17: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盘点英国商学院的特点与录取要求

  • 南京 南京立思辰留学
  • 2021-12-11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全面解析美国加州大学系统

  • 南京 南京立思辰留学
  • 2021-12-05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线上直播】加拿大移民政策全解析

  • 南京 张裕丰等
  • 2020-07-10 15:00
查看详情

  在亚洲的高等教育版图中,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简称 SUTD)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众多怀揣科技设计梦想学子的理想殿堂。自 2012 年正式成立以来,这所年轻的学府迅速在全球教育界崭露头角,为科技与设计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理念:科技与设计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设计创新深度融入研究与工程教育的大学,其创校理念独树一帜。不同于传统大学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SUTD 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学校认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与设计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其课程设置为例,学校开设的多个专业都体现了跨学科的特色。在设计与人工智能专业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等,还要学习设计思维、用户体验设计等设计相关课程。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学生能够开发出更具创新性和用户友好性的产品与服务。又如工程系统与设计专业,学生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运用设计手段优化工程系统,设计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工程项目。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科技设计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顶尖师资力量:汇聚全球智慧

  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在师资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和优厚的条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行业专家。学校教职工由麻省理工学院代为面试、招聘,并且在授课之前会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为期 1 年的培训,这确保了教师团队具备国际一流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 SUTD 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在科技设计领域成果斐然的专家。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处于前沿地位,发表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还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例如,在建筑与可持续性设计系,有多位教授曾参与国际知名建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他们将实际项目中的经验与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实际操作流程。在工程产品开发系,部分教师来自于顶尖科技企业,如苹果、谷歌等,他们将企业中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应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产业需求紧密接轨。这些优秀的师资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卓越学术成就:国际舞台上的闪耀表现

  尽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在学术成就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多个国际专业排名中,SUTD 均表现出色。根据麻省理工大学于 2018 年 3 月 27 日发布的《全球前沿工程教育》报告,SUTD 被列为全球十大工程教育新兴领袖之一,并位居榜首。这一荣誉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工程教育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

  在学科排名方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在 QS 排名中位于 251 - 300 位,其 Architecture Built Environment(建筑与建造环境)和 Art Design(艺术设计)专业在相关领域中居于 151 - 200 位。在汤森路透旗下的学术排名机构 Clarivate Analytics 2017 年 9 月发布的全球创新报告中,SUTD 在 “通信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中超过普林斯顿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位列全球第五,是前十名中仅有的一所非美国的研究机构。此外,根据计算机领域排名网站 CSRanking 中的排名结果,SUTD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近三年(2014 - 2017)的顶级会议发表量排名全球第七。这些优异的学术排名成绩,彰显了学校在科技设计相关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丰富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深知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从大二开始,学生们便进入实践密集阶段。在这期间,学生们不但要修读所有的专业课程,还会有长达 36 周的 “空档期”,用于参与实习、交流计划或者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学校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实习岗位。学生有机会进入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以及知名设计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与设计。例如,信息系统科技与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时,可能会参与企业的大数据分析项目,运用所学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这种实践经历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还使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学校还设有 “实习预备计划”,从大二开始,每年的一月份,校方会安排学生进入该计划,让学生与来自业界的导师进行交流。导师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协助学生提前做好踏入职场的准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先进校园设施:激发创新灵感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拥有现代化且独具特色的校园设施,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园建筑由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设计,其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科技与设计的融合。建筑外观造型独特,充满未来感,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学校的教学设施先进完善,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工作室和多媒体教室。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高端实验设备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例如,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学生能够运用高性能计算机集群进行复杂的算法训练和模型优化;在设计工作室,学生可以利用 3D 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将自己的设计创意转化为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室则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如智能交互白板、远程教学系统等,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提供了便利。

  校园内还设有图书馆、学习中心、休闲区等公共空间。图书馆藏书丰富,涵盖了科技、设计、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并且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资源检索系统,方便学生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料。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休闲区则设置了各种休闲设施,如咖啡馆、健身房、户外花园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激发创新灵感。

  申请指南:开启梦想之门

  对于渴望申请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学生来说,了解申请要求和流程至关重要。本科申请方面,学历上需具备高中学历,高考成绩达到一本分数线以上;语言能力要求雅思成绩 6.5 分以上或托福成绩 90 分以上。此外,部分专业可能要求学生参加面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兴趣、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等。

  申请流程方面,首先要仔细研究学校提供的课程,了解具体要求,明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接着准备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语言成绩证明、推荐信、个人陈述等。推荐信一般需要两封,推荐人可以是高中的授课教师、班主任或实习单位的主管等,他们应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学习态度和个人品质。个人陈述则是展示申请者个人特质、申请动机和未来规划的重要平台,需突出独特性,避免模板化表述,以真诚、生动的语言打动招生官。准备好材料后,在线填写申请表并支付申请费用,之后耐心等待学校的审核结果。若收到面试通知,要认真准备,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顶尖的师资力量、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先进的校园设施,成为了科技设计领域的学术圣地。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将科技与设计的梦想转化为现实。如果你也怀揣着对科技设计的热爱与追求,那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无疑是你成就梦想的理想摇篮,期待你的加入,共同书写科技设计领域的辉煌篇章。

  申请助力:立思辰留学保驾护航

    在申请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复杂过程中,立思辰留学专业团队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前期的选校咨询、专业规划,到申请材料的精心制作、文书撰写,再到面试辅导、申请进度跟踪等各个环节,立思辰留学将助你一臂之力,实现留学梦想,踏入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校园。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